近日,云南省曲靖市發生鉻渣污染事件,震驚全國。并很快登上了全國各大媒體的頭版。據央視等媒體報導今年6月,云南曲靖陸良化工實業有限公司的5000噸劇毒工業廢料鉻渣,被非法丟棄對當地人民群眾的生命、財產安全造成了嚴重的威脅。除了這批被非法傾倒的5000多噸鉻渣,在陸良化工實業有限公的后門處,還有總量達18.8萬噸的露天鉻渣堆。而距當地生活、生產的主要水源南盤江僅一條土路之隔。
曲靖鉻渣污染事件,就像是打開的潘多拉魔盒,一旦打開就很難合上。據央視記者報道,此次事件由于是發生在了珠江上游南盤江附近的云南曲靖市,所以這個地理位置是備受人們的關注。從已經了解到的情況來看,產生鉻廢渣的是位于曲靖市陸良縣的陸良化工有限公司,是司機將鉻渣傾倒在途中,最后是倒在了三個地方,包括越州鎮,茨營鄉和三寶鎮。為此曲靖市人民政府在它的官方政府掛出了一則通告,我們來看看通告的內容:傾倒的廢料一共是有140余車,總共是5222噸,其中在越州鎮被傾倒了100余車,茨營鄉1車,三寶鎮40車。污染的水體大概是4萬立方米。
根據記者的調查,這4萬立方米的水主要集中在了越州鎮被污染的叉沖水庫。叉沖水庫是當地農民用于灌溉的主要水源,據當地環保部門檢測,水庫水質的六價鉻超標200多倍。而距非法傾倒鉻渣最近的三寶鎮張家營村,已有77只牲畜因飲用污染的水而死亡。而張家營村,距南盤江只有不到4公里的距離。與化工廠相鄰的興隆村,不斷有人被查出癌癥,一度被稱為癌癥村,已被查出是患有肺癌的村民王建有告訴記者,我們這個村子里頭一年因各種病情或患癌癥死亡的人就有17人。我們這里經常下雨,從地下浸上來的水都是黃色的,還有綠色的。該村村民告訴記者從2007年以來很多村民莫名得病,而近8年已經有30多人得了癌癥。11名村民因癌癥死亡,而該村農田里水的顏色都是黑的。據了解該村2008年就有3000多畝的農田受到污染,生產的稻谷和水果都賣不出去。
目前,從陸良化工廠了解到該廠從2003年算起,總共有28.84萬噸鉻渣,除了處理掉的還剩有一半沒有處理,也就是說已經處理掉14萬噸左右,當問及與之合作處理鉻渣的相關企業名單時,該廠的負責人并沒有提供。因此,這已經處理掉的14萬噸鉻渣的去向依然是個迷。
目前,仍有14萬噸鉻渣堆放在南盤江畔,而南盤江屬珠江水系,一旦受到鉻渣污染將直威脅沿江數千萬人的飲水安全。后果不堪設想。
在此次云南曲靖鉻渣污染事件被曝光以后,新華社評論稱:在當地一些干部心里,環境安全、群眾生命健康就得給GDP讓路,“在整個鉻渣污染事件中,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一個無視法律、置群眾生命于不顧的企業,更有在監管上嚴重瀆職的某些政府職能部門。冷漠、麻木,熟視無睹,對于廣大百姓而言,行政不作為的影響遠遠猛于鉻渣。”
在我國,重金屬污染已進入高發期,據環保部門報道:從2009年至今已發生重金屬污染事件30多起。已引起各級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。重金屬污染對水環境造成嚴重的破壞,并直接威脅廣大人民群眾,尤其是兒童的身體健康,事關社會的和諧穩定。2011年2月21日,國務院正式批復了《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“十二五”規劃》,環保部部長周生賢表示,這是我國批準的首個“十二五”國家規劃,足見國家對重金屬污染防治的高度重視?!兑巹潯穼?ldquo;突出問責” 對發生污染的企業,將出“重拳”用“重典”。 對未進行環評和“三同時”驗收的企業一律停產整改,對位于飲用水水源地的企業一律停產關閉,對污染治理設施不正常運行、長期超標排放的企業一律停產治理,對發現重大環境安全隱患的企業一律停產整改,對整改不到位的企業堅決予以關閉,對有環境劣跡的公司上市或再融資,兩年內各級環保部門一律不得出具同意其通過上市核查的文件等。整治力度如此之大,執行如此堅決,直可謂是重磅出擊,旨在讓重金屬殺手無處容身。
惟有實施更加嚴格的環境管理制度,讓破壞生態環境者付出高昂代價,山川才有庇護,發展才有未來。犧牲生態環境得不償失,這是被無數事實證明的真理。在堅定科學發展的今天,頻發的生態環境事故正是一記棒喝,警示我們:不能在同樣問題上重復栽跟頭、交學費了。